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對於在網絡世代成長的一代來說,相信動態追蹤(motion tracking)技術絕對不陌生。它是現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技術,經常見於電影拍攝、電子遊戲及動畫製作等不同領域,創作出栩栩如生的動態影像。此外,它同時廣泛應用於醫療、體育活動、自動駕駛及監控系統等等生活層面。當動作追蹤技術融入表演藝術之中,又會碰撞出怎樣的感官震撼?
顧名思義,動態追蹤技術是一項動態捕捉真實生物或物體影像資訊的技術。在拍攝方式上,有別於一般平面拍攝,設有單一固定畫面比例,而且動態捕捉拍攝能以360度全景攝影,透過感應器及多視角攝影機,感測拍攝立體對象,並擷取不同動態資訊,當整理不同數據後,通過分析影像像素,在電腦上配合不同效果,再現連串運動軌跡,創造出逼真生動的動態和流動感。
在各式各樣的藝術科技創作中,動態追蹤等數碼技術應用也千變萬化,以表演藝術為例,當運用動態追蹤技術來追蹤舞者或表演者的動作姿勢,或輕盈如蝶,或興奮激烈,都能保留身體的協調性和節奏感,繼而創造出流暢自然的影像,打破虛實界限。日本藝術家梅田宏明的舞蹈作品《密不可分》便結合了現場演出和數碼技術,運用Kinect攝影機記錄舞者動作,再透過點雲數據把實時動態的3D數據,編成舞蹈,整個演出空間的呈現上,鏡頭隨節奏多角度遠近移動,舞者甚至會分解成點與線,化成動態粒子跳動,加上多重變幻的背景空間,形成虛擬與現實的交疊,創造煥然一新的表演空間,極具震撼力。
梅田宏明的《動態探索#3溶解中的場域》| 轉載自西九文化區網站
此外,在互動藝術創作上,數碼技術不只為作品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更有助增加觀眾的互動參與和情感共鳴。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互動藝術以新媒體藝術的表現方式帶來前衛而具實驗性的審美體驗。譬如美國互動藝術先驅Myron Krueger的代表作之一《Videoplace》,糅合了人機互動和虛擬實境的技術,採用即時動態捕捉器來製造不同人的影像剪影,呈現嶄新的互動體驗,開創了科技介入互動藝術的先河。
Myron Krueger 1985年作品《Videoplace》| 轉載自Digital Art Museum網站
現時跨媒介的互動藝術在世界各地蔚為風潮,本地的新媒體藝術亦絕不遜色,本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在第五十屆香港藝術節就交出表演式裝置音樂會《混序維度》,原定構想是把「Cong四重奏」演奏者的不同身體數據轉化為音符,編織成現場演奏會。後來受疫情影響,林欣傑遂把概念改為數碼化演出,善用光學雷達鏡頭,追蹤並擷取演奏者的動態數據,轉化成虛擬影像,通過電子化製作成音樂片,拼接真實演奏影像與數碼化的虛擬動態,模糊兩者界限,帶領觀眾進入一個混亂的維度,即使置身疫症時代,也能以嶄新獨特的方式欣賞一場疑幻似真的演奏會。
林欣傑在第五十屆香港藝術節的表演式裝置音樂會《混序維度》| 轉載自林欣傑的網站
香港藝術節網上藝術教育平台
創始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