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Disco:在沒有音樂的舞池起舞?

跳進熱鬧舞池,眾人跟隨強勁的音樂節拍,一同舞動身體,享受歌舞愉悅,絕對是讓派對氣氛熾熱不可缺少的環節。近代出現的Silent Disco潮流逐漸盛行——置身沒有音樂的舞池起舞,這是怎樣的體驗?

何謂Silent Disco?這當然不是指完全靜音,沒有播放音樂。它是指人們戴上耳機參加派對,可以自由調整頻道和音量,即使身處同一個地方,各自享受不同曲目,隨心地搖擺身體。所以,Silent Disco會譯作「耳機派對」或「靜音派對」。

©Dashanchia |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Silent Disco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戶外派對盛行,因為擔心震耳欲聾的噪音會影響環境,因此,戶外派對開始引入戴耳機的做法,確保不會因高分貝噪音干擾到鄰近地區。一九九四年,著名的英國大型露天音樂節「格拉斯頓柏立當代表演藝術節」(Glastonbury festival)考慮到深夜同時進行的音樂表演與世界盃賽事,於是向參加者派發耳機,方便自行轉換頻道,無礙群眾一同盡情沉浸於狂歡熱潮。

直至二〇〇五年,美國波納羅音樂節(Bonnaroo Music and Arts Festival)找來多位DJ現場表演,由參加者戴上耳機,自由選擇不同DJ的音樂,眾人的身體隨不同曲風節奏肆意搖擺,形成有趣奇特的無聲舞池,並正式把這個新型音樂活動形態正名為"Silent Disco"。Silent Disco逐漸廣受歡迎,蔚為風潮,到了二〇一一年,Silent Disco一詞更被收錄在牛津英文字典中。

這種欣賞表演的方式,既能讓參加者自由選擇個人喜好品味,滿足獨特的需求,同時連結群眾,感受互動有趣的派對體驗。後來,Silent Disco的模式更從音樂節延伸至不同表演藝術,衍生各種嶄新創作,例如善用耳機作聲音導航,像愛丁堡藝穗節的"Silent Disco Walking Tours"和德國劇團Rimini Protokoll創作的《遙感城市》(Remote X)系列,讓參加者在城市漫遊探索。另外,當Silent Disco糅合歌劇藝術,如英國寂靜歌劇團(Silent Opera)創作《小狐狸》(Vixen),觀眾欣賞現場歌劇演出,同時戴上耳機聆聽管弦樂,呈現與傳統截然不同的觀賞體驗。

Rimini Protokoll創作的《遙感城市》讓參加者在城市漫遊探索 | 轉載自Rimini Protokoll官方網站

第五十一屆香港藝術節帶來的舞蹈節目《第一步》(First Steps),由法國食蟻獸沉浸式藝術工作室與香港藝術家共同創作,觀眾細聽耳機傳來的不同指令和音樂,和舞者一起共舞合演,都是另類嶄新的互動體驗。

第五十一屆香港藝術節舞蹈節目《第一步》(First Steps)




藝術類型: 

多媒體

相關專題: 

藝術與科技

種類:

文章

發佈日期: 03/04/2023

相關資源

30/12/2021

風靡觀眾的沉浸式體驗

多媒體

30/12/2021

藝術科技新嘗試

多媒體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