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場域表演:隨處都是舞台

假如有朋友邀請你去看一場舞台劇,馬上浮現在你腦海裏的,是否偌大劇院裏的鏡框式舞台?其實劇場表演形式一直隨着時代轉變,走出傳統框架,近代特定場域表演深受各地歡迎,通過場域的特殊性,作品與空間互動對話,呈現獨特多元的藝術體驗。

劇場建築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表演者站在圓心舞台,被扇形的觀眾席包圈,做出簡單的戲劇表演。一六一八年,法爾內塞劇院(Teatro Farnese)於意大利帕爾馬落成,是首個鏡框式舞台劇院,成為現代的舞台原型。這個劇場表演形式逐漸普及,沿襲至今,依然歷久不衰。

位於意大利帕爾的馬法爾內塞劇院

當然,藝術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更新。當代藝術重視跳出任何體制、概念框架,探索藝術表現的不同形式與內涵。一九六六年,被視為極簡主義先鋒的美國藝術家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就在著作《雕塑筆記》(Notes on Sculpture)中,提出藝術「脫離作品的關係,使之跟空間、光和觀眾的視域發生關係」,啟發並推動藝術創作的場域特性(Site Specifity)原則討論。當作品在特定場域展現時,兩者緊密的關聯性會產生出獨特而豐富的意涵,空間特殊性亦構成作品本身,甚至運用場域特性來創造作品。有別於畫廊或美術館的中性展覽場所,當作品改為在其他特殊空間,如戶外的自然變化,或在具功能性,或牽涉集體記憶和歷史的場所,藝術家能因應任何形式的天然或人造空間,進行呼應或撞擊,比起傳統展覽體系蘊含更多的詮釋。隨當代藝術中反體制、批判抵抗畫廊藝術市場的發展脈絡,場域特性牽涉至公共藝術、裝置藝術及地景藝術等不同藝術媒介,更重視空間文本,涉及場域空間的特殊性質和關係,呈現有機而豐富的作品。

因此,劇場作品也從劇院延伸到各式各樣的非正規表演場地。無論寧靜簡樸的鄉郊田野,抑或熙來攘往的大街小巷,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上演不同劇目的舞台。有別於到劇院安坐觀眾席的傳統單向式觀影,當藝術家試圖透過特定場域引導人們的參與及介入,觀眾可親身走進表演的特定場域,甚至直接參與,與空間互動對話,劇作和觀眾進一步產生交集,除了觀影體驗更加深刻豐富,同時觀眾的參與也賦予作品獨特意涵。


© Yoan Boselli

第五十一屆香港藝術節帶來香港歌劇菁英與英國寂靜歌劇團合作的沉浸式環境歌劇《小狐狸》,同樣銳意打破疆域,把源自捷克民間故事的歌劇《狡猾的小狐狸》,挪移至香港的大館上演,觀眾可以跟隨表演者的步伐,穿梭大館不同空間,就似親身走進故事場景,拉近戲劇與觀眾的距離,一邊探索濃厚歷史氣息的大館,一邊思考故事中自我發現的旅程,沉浸於獨一無二的港版《小狐狸》。

𝗙𝗼𝗹𝗹𝗼𝘄 𝘁𝗵𝗲 𝗚𝗶𝗿𝗹《小狐狸》歌劇製作紀錄

藝術類型: 

戲劇

相關專題: 

藝術與科技

種類:

文章

發佈日期: 10/04/2023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