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無伴奏合唱拋開樂器,由演唱者擔任聲部和人聲敲擊,不論是創作或是翻唱上,都愈來愈深受歡迎。如果你對現代無伴奏合唱躍躍欲試,可能會好奇:究竟在團隊合作上,是怎樣合奏出動聽的樂曲和歌聲?編曲上,又有哪些不同注意重點?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首先,在組成無伴奏合唱團隊時,會視乎每人的發聲音域來編排聲部,比較着重是演唱者發聲最舒服、最響亮的音域,從而劃分出五大聲部,包括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以及人聲敲擊。當然,在男女音的分工上,則視乎演唱的音域,男生可以用假聲唱高音,或女生的沉穩的聲音特質來演繹低音部分。現時也有不少全男、全女的組合,例如美國頂尖的無伴奏合唱組合Rockapella,由一九八六年成團以來,無論成員變動,都維持全男班形式擔任所有聲部及人聲敲擊,依然無礙渾厚的聲線和敲擊混和出如同天籟的音樂。
Rockapella 現場演繹 Bad Bad Leroy Brown / You Don't Mess Around with Jim,轉載至Rockapella的YouTube頻道:
當了解每個團員的音域和聲音特質等,便可以進一步創作出合適團隊音樂風格的編曲。不少人以為,無伴奏合唱只需要還原歌曲的現有樂譜,便能做到出色的表演。其實就像所有翻唱和表演一樣,同一首歌曲,由不同樂團演唱,定必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風格變化。
既然無伴奏合唱的特色之一是團員的聲音特質,便要好好掌握團員的聲音厚薄、強弱等特質,此外,也要了解各自擅長的音樂風格,如輕盈、平靜的歌曲,抑或是激昂具爆發力的曲風。這些都會影響編曲的下一步,便是確認歌曲呈現的風格。翻唱一首歌時,選擇以人聲如實追隨原曲的風格,還是改變原曲編排,突出團員特質、樂團風格,甚至是主題情感的表達,都是編曲時不可忽略的東西。
除了單曲外,有時都會考慮組曲編排,即是透過選取並串連同一主題的不同歌曲,表達一個主題、情感,也可以是一個歌手或音樂人的組曲,在編排歌曲次序、一首音樂的起承轉合,歌與歌之間的連貫,以至整場演出的氣氛和情感轉變,都是編曲上必須留意的重點,才能創作出更獨特而圓滿的表演。
香港藝術節網上藝術教育平台
創始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