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譜下的真性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面譜是戲曲藝術中鮮明的妝扮元素,亦是突顯角色性格、傳遞情感的一項重要工具。


面譜在粵劇、川劇及京劇等地方劇種都很常見,一般用於淨、丑行當所扮演的各種人物,演員會在臉上繪上誇張的色彩和線條,以此突顯人物性格,而生、旦行當則甚少採用,只略施脂粉。面譜不僅能加強舞台效果,更可表達對人物的評價,宥「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

關於面譜的起源,有說是源於南北朝及隋唐的歌舞表演,當時舞者會帶上面具演出。隨着歌舞和戲曲的發展,戲曲伶人發現戴着面具表演多有不便,且也不利於表現臉部表情,於是開始嘗試用毛筆蘸上油彩在臉上勾畫,逐漸發展成今天的面譜。

面譜在不同地方劇種雖有些微的款式差異,但亦有通用的色彩含義,尤以「腦門」(即前額一帶)的顏色最具標誌性:如以紅色為主調的面譜一般代表忠義英勇的人物性格,多用於正面角色,例如關羽;而黑色多象徵正直無私,代表人物有包拯;反面人物如曹操,或其他陰險凶殘之徒,則多用上白色。

顏色以外,圖案、符號和形態都有其象徵意義,亦是為了加強人物的性格形象而設。例如描繪三國時代諸葛亮的名將姜維時,便會在前額勾勒太極圖,以示他精通謀略。至於西楚霸王項羽,則一般會將雙眼周遭塗黑,沿着眼窩向下繪畫,形態看來像一尾魚,整體看來有種哭喪的感覺,似乎在相貌上也預示了這位霸王悲涼自刎的下場。

所以,仔細看看面譜的色相形態,對於角色的性格特質也能略猜一二!

藝術類型: 

歌劇

相關專題: 

戲曲

種類:

文章

發佈日期: 09/09/2021

相關資源

20/09/2021

解讀行當

歌劇

19/09/2021

何謂唱做唸打舞?

歌劇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