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二三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粵劇自1920年代末起從中州音過渡至以粵音演唱,以及二戰前後香港粵劇的輝煌發展。


香港藝術節於2018年搬演著名粵劇編劇唐滌生的經典作品《百花亭贈劍》,為這超過60年歷史的劇目注入新活力 | © Keith Hiro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根據研究,粵劇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已經漸成雛形,早期由外省戲班的皮黃和梆子等唱腔與廣東和廣西民間音樂結合。然而當時粵劇並非用粵語演出,而是用中州音——一種在明清時期、中原地區的通用語(又稱官話)。

中州音有既定音高及節奏規律,容易帶出角色情緒,製造戲劇高潮,故現今不少粵劇仍保留部分中州音。例如《帝女花》第一場〈樹盟〉,當長平公主吩咐官人傳召世顯:「內侍臣,與哀家傳!」後四字正是以中州音演唱。而「苦啊⋯⋯」和「可怒也!」等句末的叫板,一般也以中州音演唱,以達至更強的音樂性及戲劇性。

直至1920年代末,粵劇才漸漸過渡至以粵音演唱,而香港的粵劇發展亦迅即迎來一個重要發展——「薛馬爭雄」時期,當時兩大著名生角薛覺先(1904至1956)與馬師曾(1900至1964)並立藝壇,各自成立劇團。他們演出傳統粵劇的同時,亦致力改革粵劇,對粵劇的劇本、服飾、音樂、舞台美術設計和演出方式影響深遠,例如薛覺先嘗試引進京劇的武打和擊樂元素,以及西樂的提琴和結他演奏,使觀眾耳目一新。



1937年出版的《念奴嬌》粵劇戲橋(介紹故事情節及演員陣容的單張),由薛覺先及上海妹等大老倌領銜主演,當年薛覺先更有「萬能泰斗」之稱號 |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1940至50年代,香港粵劇的編劇、音樂及演員人才輩出,為香港的粵劇發展奠定穩固基礎。各門派風格各異,劇團鼎立,可謂百花齊放,培育出往後稱霸粵劇界數十年的花旦小生。曾經為人津津樂道的有任劍輝、白雪仙及唐滌生的三人組合:文武生任劍輝、花旦白雪仙於1956年創辦的仙鳳鳴劇團,邀得唐滌生出任駐團編劇,唐滌生為兩人度身訂造角色,例如為公認口齒伶俐的白雪仙,設計了《紅了櫻桃碎了心》的蕭桃紅和《紫釵記》的霍小玉,以口白及小曲貫穿全劇,讓她充分發揮。

與此同時,唐滌生也改編了多部古代文學巨著為粵劇,包括《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紫釵記》和《再世紅梅記》,盡皆曲詞精警優美,把粵劇推向高雅的藝術層次,當中很多劇目已成為經典戲寶,歷演不衰。

藝術類型: 

歌劇

相關專題: 

戲曲

種類:

影像 / 文章

發佈日期: 01/09/2021

相關資源

20/09/2021

解讀行當

歌劇

12/09/2021

京劇二三事

歌劇

22/09/2021

戲曲大家族

歌劇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