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夾子》趣味冷知識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首演至今超過一個世紀,但其異想天開的夢幻情節,仍然叫當代觀眾為之著迷。故事講述女孩瑪麗在平安夜收到教父所送的胡桃夾子玩偶禮物,並對它一見鍾情。在夜裏,胡桃夾子竟活了過來!不但與瑪麗一同擊退老鼠大軍,還化身為王子,與她闖進糖果之國,與各種糖果仙子載歌載舞。

對於《胡桃夾子》的情節,你可能已經瞭如指掌,但與它相關的佚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一同來看看以下八個趣味冷知識吧!

一、天淵之別

《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芭蕾舞劇,然而他對舞劇其實不太滿意,曾形容作品相比他兩年前完成的佳作《睡美人》有着「天淵之別」(is infinitely worse)。1892年舞劇首演,由於大量起用兒童舞者,被批評為小孩子的玩意,反應並不正面。有趣的是,觀眾對舞劇音樂本身卻有另一番評價。在舞劇首演前的九個月,柴可夫斯基將當中一段二十分鐘的音樂獨立成篇,命名為《胡桃夾子》組曲,作品71a,並由他親自指揮演出,當時聽眾對組曲的讚賞遠比舞劇高。

1892年首演版本起用大量兒童舞者,由年僅十二歲的Stanislava Belinskaya飾演主角瑪麗(左一)。


二、臨危受命

舞劇的文本及編舞本來由法國芭蕾舞大師佩蒂巴(Marius Petipa)一手包辦,是繼《睡美人》後他與柴可夫斯基合作的第二部芭蕾舞劇。然而於1892年8月,當綵排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佩蒂巴的女兒患癌逝世,佩蒂巴因而大受打擊,一蹶不振,整個舞季都要隱居休養。佩蒂巴的助手伊凡諾夫(Lev Ivanov)因而被臨時任命為芭蕾教師,接管編舞及負責編寫文本。

三、二次創作

舞劇故事源於德國浪漫派作家荷夫曼(E.T.A. Hoffmann)於1816年創作的小說《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然而原著被認為過於黑暗——瑪麗的獨眼教父生性冷漠,背負着老鼠王后的神秘咒語,而教父最終迎娶瑪麗,將她帶到玩具王國生活。故事更被解讀成擁有戀童傾向。佩蒂巴在編寫舞劇時參考的,其實是法國文學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於1844年所寫的改編版本,情節雖然相近,但弦外之音不明顯。舞劇版本更大幅著墨於瑪麗與胡桃夾子於糖果之國的奇遇,並加入糖梅仙子一角,讓故事更符合大眾口味,所以舞劇版本可以說是二次改編的創作呢!

四、幸運使者

胡桃夾子玩偶在德國民俗文化中象徵力量及幸運,歷史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它們一般被製作成國王或士兵形象,站姿筆挺,並露出牙齒嚇退惡靈,就像家中的守護神一樣。現代的胡桃夾子玩偶主要用作擺設,雖然嘴巴仍可開合,但千萬不要用它來破開堅果啊!

五、空靈琴聲

柴可夫斯基在第二幕〈糖梅仙子之舞〉中運用了一種新奇的樂器,譜寫出空靈、清脆及高雅的音樂,營造疑幻疑真的氣氛,讓當時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由法國人於1880年代發明的鋼片琴(Celesta)。鋼片琴外型與鋼琴相近,透過用槌子敲打鋼片而發出銀鈴似的聲音。1891年,開始著手編寫《胡桃夾子》的柴可夫斯基在逗留巴黎期間偶然發現這種樂器,被它介乎鋼琴與鐘琴之間的獨特樂音深深吸引,便決定要將之應用在創作中。你能從以下片段裏,聽出這把空靈琴聲嗎?

莫斯科大劇院製作,轉載至Palmtree Media YouTube頻道:

六、登陸美國

美國廣大觀眾首次欣賞到《胡桃夾子》的音樂,並不是在劇院,而是在戲院。1940年,華特迪士尼公司製作一部分為八段的音樂動畫《幻想曲》(Fantasia),當中一段便採用了《胡桃夾子》組曲的音樂,其中更用跳舞蘑菇動畫來配搭組曲的〈中國舞〉,今天看來別有一番趣味。四年後,三藩市芭蕾舞團搬演《胡桃夾子》,美國觀眾才首次欣賞到芭蕾舞劇版本。來看看這段有趣的「蘑菇舞」吧!

轉載自Paperino1224 YouTube頻道:

七、聖誕以外

你能想像沒有聖誕元素的《胡桃夾子》嗎?美國編舞家約翰・紐邁亞於1971年改編的版本,便捨棄平安夜背景,將場景設定為瑪麗的十二歲生日派對,以她告別童年的心境變化為題,而教父一角則變成宮廷芭蕾舞教師,透過他向瑪麗展示芭蕾舞劇製作過程的情節,展現芭蕾舞藝術的醉人一面,成就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胡桃夾子》。

八、叫好叫座

時至今天,不少芭蕾舞團都會趁聖誕節檔期搬演此劇,以熱鬧歡愉的氣氛迎接普天同慶的日子。事實上,搬演《胡桃夾子》也為舞團帶來可觀的收入。2017年美國舞蹈協會Dance/USA的調查便發現,單是演出《胡桃夾子》一劇,每年舞季便為協會的舞團帶來平均高達48%的盈利!可見《胡桃夾子》已成為一部叫好叫座的作品。

藝術類型: 

舞蹈

相關專題: 

芭蕾

種類:

文章 / 錄像

發佈日期: 30/11/2021

相關資源

29/11/2021

芭蕾二三事

舞蹈

30/11/2021

足尖秘密

舞蹈

29/11/2021

芭蕾小測驗

舞蹈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