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圓融——莫里斯.貝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生於法國的編舞家莫里斯.貝嘉(1927–2007)以極具啟發性的當代編舞風格聞名,引發新一代觀眾對芭蕾的興趣,而一直引領他在創作路上邁步向前的,是他對愛及圓融的不懈追求。


貝嘉(1927–2007)| © Huster at French Wikipedia.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貝嘉的編舞事業橫跨五十載,身處變化多端又節奏急速的二十世紀,面對各種傳統藝術形式受變革的洪流挑戰,他要怎樣做才能讓芭蕾追上時代的變化?貝嘉一生編創超過二百五十部作品,透過藝術創作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的舞蹈體現出宇宙的秩序,當中生命力永遠比戲劇性來得重要。」

貝嘉的成名作《春之祭》(1959)改編自俄羅斯舞者尼金斯基創作的同名芭蕾,講述一個將少女獻祭給春天之神的祭祀儀式。貝嘉的版本除了沿用原版既粗獷又富民族氣息的音樂之外,更加入了獨特的個人見解及動作語彙。他讓舞者穿上各種顏色的緊身舞衣,跳出成雙成對的舞步,以男女結合隱含春天生命力的回歸。在舞蹈編排上,他又融合了非洲舞蹈的元素,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春之祭》| © Ewa Krasucka TW-ON.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貝嘉能靈巧地從不同學說及文化提取編舞靈感,這與他的家庭及成長背景不無關係。他的祖父來自非洲塞內加爾,而母親的血緣則可追溯至蘇格蘭一帶。此外,貝嘉的父親是位哲學家和東方學家,令他自幼便有機會接觸東方知識及文化,這種多重的文化身分慢慢鑄就了他多元的創作風格。他編創的芭蕾常常吸納印度、非洲、日本等世界各地的民俗風情及信仰傳說,展現當代芭蕾兼容並蓄的特色。

雖然有聲音認為他的作品有違芭蕾一貫優雅的形象,但貝嘉不以為然,曾在訪問中表示:「我從沒打算要嚇怕人,只是想喚醒觀眾的感知。」事實上,他的作品從不羞於展示色慾的碰撞。「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我相信萬物源於愛,從孕育生命到任何形式的創造都一樣。」

從他的作品《巴克提》(1968)便可略窺他對愛的堅定信念。作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敘述印度神話裏的三位神衹——黑天、拉瑪和濕婆的愛情故事。三組伴侶各自象徵愛的不同面向,演繹忠貞不二、輕浮,以及神聖的愛情關係。貝嘉除了破格地配合傳統印度音樂編舞之外,也將印度教重要的「奉愛」概念融入作品,頌揚角色對神衹的無比奉獻及尊敬。

除了愛,圓融亦是連繫貝嘉無數作品的一大主題。他信奉陰陽及男女的二元概念,對所有象徵圓融的事物深感興趣:

「人類忙碌的身、心、靈從來沒有時間結合,我的創作就是為了讓人類能夠融和。藝術一定要給予人類圓融的機會,他們才能對抗分崩離析的生活。」

在他的作品裏,亦不難發現這種哲思。例如他其中一部最廣為傳頌的芭蕾《波萊羅舞曲》(1961),便生動地呈現這種從分離趨向融和的過程。作品起初只有一名女舞者在圓桌上跳舞,之後有更多男舞者在桌邊跳舞,把緊張的氣氛逐步推高,動作亦慢慢從簡單變得激烈,最後男舞者爬上圓桌,舞者在密集的動作中猶如化為一體,作品亦在高潮中落幕。

貝嘉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創作過程:「我的創作通常始於一種對於肉體的直覺,以此建構出作品的背景。之後我要花很長時間發展概念,有些芭蕾花了我兩年時間收集素材,期間要讀數百本書。直至知識和直覺趨向一致,促成作品誕生。」

也許正是這種忠於直覺,又立足於深厚知識根基的創作態度,讓他的作品能一直啟發後世的舞者、編舞家,以及廣大的觀眾。

藝術類型: 

舞蹈

相關專題: 

芭蕾

種類:

文章 / 錄像

發佈日期: 28/02/2022

相關資源

29/11/2021

芭蕾二三事

舞蹈

30/11/2021

《胡桃夾子》趣味冷知識

舞蹈

30/11/2021

認識芭蕾舞者的頭銜

舞蹈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