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南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南戲的源起、演變,以及香港編劇家如何取材南戲代表劇目,創作膾炙人口的粵劇作品。



南戲是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約有八百年歷史,育於兩宋,盛於金、元,在明代中葉經過輾轉相傳,因應地域及社會人文變化,迎合觀眾口味愛惡,與其他劇種聲腔結合,發展為以崑腔為主的傳奇,成為明、清年代的戲曲主流。以崑曲和非崑曲分為花、雅兩部,「花部」即一般通俗的地方戲,又稱「亂彈」,以異於崇尚高雅的崑曲;但考其源流,不論崑曲抑或亂彈,仍是源於南戲,有戲曲學者因而奉南戲為中國戲曲之濫觴。

宋、元之前流行的戲劇形式,例如唐參軍戲、宋雜劇、金院本、諸宮調等,或重唸唱,或重舞蹈和雜耍,但均未具備完整的戲劇體裁。宋室南遷,把官宦、仕人、商賈移徙南方,帶來一段繁榮安定的日子,也促使本地和外來的優伶、藝人大力發展娛樂事業,把各種演藝形式共冶一爐,成為南戲的雛形。最初由江湖藝人邊編邊演,劇本演完即棄,稱為「路頭戲」,製作非常粗糙,也沒有完整的曲本流傳下來;其後文人雅士加入參與編寫劇本的工作,供戲班演出,成為一時風尚,特別在當時溫州一帶,更有「書社」的成立,專門集體或個別創作劇本,又不時以競賽形式遴選優秀作品,提高文學水準,融合唱、唸、做、打各門技藝,確立行當制度,加強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音樂體裁靈活,不拘一格,鄉俚歌謠、南北套曲,兼收並蓄;同時曲本被正式刊印下來,廣泛流傳,讓南戲得以傳播各地,加強其發展和影響。

然而溫州該處的戲班競爭激烈,演出頻繁,大批劇本湧現,其中最受歡迎和最具影響力的戲碼,當推高則誠的《琵琶記》和號稱四大南戲的《荊釵記》、《劉智遠》(即《白兔記》)、《拜月記》(即《幽閨記》)和《殺狗記》,通稱「荊劉拜殺」。

在過去數百年間,南戲已演化為不同的地方戲曲,其本來面目至今已不復存在。直至今天,南戲的戲目仍然不斷在各地舞台上演,無論京、崑、越、湘、甌、潮及莆仙各劇種,都保存着南戲的影子。

在香港,正式把南戲嚴肅而有系統地移植為粵劇的工作,始自唐滌生先生在1956年編寫的《琵琶記》,然後他再計劃把四大南戲全部改編為廣東大戲演出,於1958年先後推出《雙仙拜月亭》和《白兔會》,此三劇六十多年來歷演不衰,是因為唐先生的劇本,除保留了原來南戲的動人情節和濃厚的地方氣息之外,還因應大戲六柱制的特色,加強生、旦對手戲,如《雙仙拜月亭》結局中,唐先生特意加入玄妙觀附薦的情節,這是南戲原本所無的一場戲;又適當地運用傳統大戲排場,如《白兔會》中哥嫂逼劉智遠寫休書,大大加強了故事的可觀性,也迎合了觀眾的口味,是典型具香港特色的廣東大戲。

至於《荊釵記》及《殺狗記》,2003年,葉紹德先生曾改編前者,此前他亦與粵劇名伶阮兆輝先生合作,將《殺狗記》改編為折子戲《殺狗勸夫》。香港粵劇傾重文學內涵,詞曲追求典雅脫俗,較受崑曲傳奇的影響,唐、葉兩位的《雙仙拜月亭》和《荊釵記》均依循這條路線而行。

由香港藝術節協會節目委員會委員譚榮邦先生所撰,原刊於2020年青少年之友會員專享節目導賞手冊

藝術類型: 

歌劇

相關專題: 

戲曲

種類:

文章

發佈日期: 01/03/2022

相關資源

22/09/2021

戲曲大家族

歌劇

01/09/2021

粵劇二三事

歌劇

20/09/2021

解讀行當

歌劇

關注香港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