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髮神父的音樂傳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被譽為威尼斯音樂教父的韋華第寫下多部傳頌至今的協奏曲,此外他也是位教育家,透過音樂改變無數孤女的命運。


巴羅克時代傑出音樂家人才輩出,說到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來自威尼斯的作曲家及小提琴家——韋華第一定榜上有名。不單因為他生來擁有一頭搶眼的紅髮,更因為他半生奉獻於孤兒院,為孤兒提供音樂教育,以音樂影響生命。

韋華第的父親於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任職小提琴手,自小在父親指導下學習拉奏小提琴,而他在宗教方面的素養也很可能來自家庭。韋華第早年接受神父訓練,並在二十五歲時獲任命為神父。然而他對音樂的熱情顯然遠勝神職工作,短暫擔任神父兩年後,他便專注於音樂創作。

這位有「紅髮神父」之稱的音樂家於1703年受聘於慈心孤兒院成為小提琴教師,斷續開展長達四十年的音樂教育工作。韋華第一生著有約五百首協奏曲、八十多首獨奏及三重奏奏鳴曲、四十多部歌劇,以及大量聲樂作品,當中大部分作品正是寫於這段期間。

韋華第於1711年出版的一套十二首協奏曲《和諧的靈感》為他帶來極大名氣,他以時而強烈、時而輕鬆的節奏,展示協奏曲強大的生命力。他的另一部一套四首協奏曲《四季》更被譽為他的代表作,將一年四季的變化濃縮在樂曲中,每篇樂章更綴以優美詩詞。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更特別青睞首章樂曲《春》,常常下令在皇宮演奏此曲。

在孤兒院執教的日子裏,韋華第的創作才華得到全面發揮。慈心孤兒院收容因不同原因而被遺棄的女童,為她們提供音樂教育,更成立樂團及合唱團,舉行的音樂會吸引威尼斯不少上流人士觀看。韋華第除了肩負領導的職責,還為她們作曲,其不少聲樂及器樂作品正是為樂團及合唱團譜寫。

意大利畫家Francesco Guardi的畫作《交響樂廳女士音樂會》記下了慈心孤兒院的女童樂手於1782年的一場演出盛況,當年俄國伯爵彼得羅維奇夫婦遊歷歐洲,途中停留威尼斯,音樂會正是為慶祝兩人到訪而辦

韋華第眾多學生中,以安娜.瑪利亞及祈亞娜最為耀眼。他為這兩位學生創作多部協奏曲,更特別將之題獻給她們。安娜.瑪利亞終生留在孤兒院,後來更成為小提琴教師,協助韋華第指導更多女童樂手,祈亞娜也是其中之一。

祈亞娜在1718年被送到孤兒院,其後一直在孤兒院生活,十二歲開始學習小提琴。而從韋華第寫給祈亞娜的其中一首樂曲——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RV372中,祈亞娜的小提琴天賦便可見一斑。樂曲首尾兩篇樂章變化多端,第二樂章講求樂手的表現力,以及如何駕馭繁複的裝飾音,整體令人歎為觀止。

在韋華第的訓練下,孤兒院不少女童得以脫穎而出,成為優秀的表演者,豐富威尼斯的音樂發展,也令韋華第在眾多令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以外,留下另一番傳奇。

藝術類型: 

音樂

相關專題: 

巴羅克音樂

種類:

文章

發佈日期: 24/09/2021

相關資源

24/09/2021

巴羅克音樂二三事

音樂

24/09/2021

英國人的歌劇寵兒

音樂

24/09/2021

巴羅克之聲——小提琴

音樂

關注香港藝術節